爱家车主页 > 资讯 > 正文 >

西安8条有内涵的大街小巷,名称和来历原来如此

2020-07-26 04:12:21 来源:互联网 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西安是国内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许多街道名称沿用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颇具有文化意味和历史内涵。

西安8条有内涵的大街小巷,名称和来历原来如此

文·段宏刚

众所周知,西安是国内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许多街道名称沿用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颇具有文化意味和历史内涵。下面这8条街道,可以说最具有代表性。

案板街

案板街靠近西安中心——钟楼,街道南北走向,位于东大街西段北侧,南起东大街,北至西一路,长235米,宽8米。元代时,案板街称作南巷。清代顺治年间,这里有许多售卖案板的店铺,因此改名为案板街,并且一直沿用到现在。1966年改名为工农街,1972年又恢复原名。

现在的案板街,是西安著名的手机卖场,各个品牌手机都在这里开设有专卖店。案板街同时也是西安有名的二手手机交易市场。

西安8条有内涵的大街小巷,名称和来历原来如此

西安粉巷——德福巷一带,是酒吧一条街,也是艳遇高发地。

粉巷

位于西安城中心的粉巷,东口连接南大街,是西安有名的街道之一,不宽的街道全用青石板铺成,弯弯曲曲,总长329米,街道两边酒吧、咖啡屋林立。除了著名酒吧一条街德福巷以外,许多重量级俱乐部也在粉巷安家落户,让这里变成了西安市民过夜生活的首选之地。粉巷的每一个角落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完全称得上是古都西安的一颗时尚明珠。

关于西安粉巷名称的典故,有三种传说。

一说粉巷以前是西安城的粮食一条街,街道上经常能看到撒满了厚厚的一层粉面,因此得了名。

二说说粉巷以前是因为卖胭脂得名,老远就能闻到浓郁的胭脂味道。据说,自盛唐时期这里就是长安城内有名的烟花柳巷,这里的“粉”取青楼歌女们“涂脂抹粉”的粉。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经常来到粉巷,与歌女们寻欢作乐。

三说粉巷是唐朝皇帝挑选妃子的场所,因为西安当时是国都,每年有许多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女子,住在粉巷,等待进城被选。这些女子为了得到青睐,都会在身上涂抹香味扑鼻的胭脂粉。

名字暧昧的粉巷,目前是西安很有名的美食场所,也是艳遇多发地。

西安8条有内涵的大街小巷,名称和来历原来如此

炭市街副食品市场,在老西安人心中很有分量。

炭市街

炭市街位于东大街中段北侧,北至西一路。清朝中叶,西安百姓生活供热由南山的木柴转变为北山的煤炭。当时,这里是一个堆放煤炭的无名小巷,后来,因为出售煤炭、盐碱、副食的店铺日益增多,使这里逐渐繁荣起来,名声大噪,便有了炭市街的叫法。

1927年,炭市街进行了大规模拓宽,到解放前,一直是干果海鲜市场,现在是全市乃至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副食品市场。2008年,因城内改造,炭市街副食品市场整体搬迁到了位于西二环北边的方欣水产副食品市场,迁走后,炭市街所用招牌不变。经过拆迁和改造后的炭市街,把西一路和东大街有效打通,变成了一条颇具时尚的市场。目前,马路两边商铺林立,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是西安高端的消费商业街。

竹笆市

竹笆市街地处西安繁华地段,南北长417米,宽14米,正对面是鼓楼,斜对面是钟楼。

大约从明代开始,竹笆市已经初具规模,清代演变为一条相当成熟的繁华商业街。明朝中期,竹笆市商铺林立,热闹非凡。据史料记载,此时的竹笆市市场里有竹笆市,瓷器市,书店,鞭子市,金店。其中,以竹笆市规模最大,也最负盛名,所以,人们以竹笆市命名它,这个名称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老西安人的记忆中,一直流传有这种说法,从明清到现在,竹笆市以经营木器,竹器为主的商业街的特点许多年没有改变。竹笆市里的住户,大部分是几辈人经营竹器的生意人。一些老人回忆,在解放前,住在竹笆市街上制作竹器的工匠,每年到了正月二十三,要酬谢神灵,祭拜祖先,并且搭台演戏,感谢他们的在天保佑。

西安8条有内涵的大街小巷,名称和来历原来如此

具有明清风格的书院门,画廊、笔墨纸砚等店铺林立。

书院门

书院门位于西安南门内东侧。街道西口有唐宝庆寺华塔,东至安居巷,紧邻西安碑林博物馆,因街道北侧有明代建立的关中书院而得名。关中书院是明清时期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国内四大书院之一。街道全用青石板铺就,建筑古色古香,目前是西安著名的具有明清风格“历史文化散步街”,以书画、笔墨纸砚、手工艺品交易而闻名。

明朝万历7年间,陕西学者冯从吾(今长安区人),与朝廷阉党斗争失利,辞官回到故里,准备在宝庆寺讲学,传播文化,在街道北侧建立了著名学府——关中书院。从五湖四海慕名来此学习的人常常能达到1000余人。后来,冯从吾被阉党陷害,书院遭到毁灭,先生心血被毁,在书院废墟里独坐200余日才瞑目而死。明末清初,政府对书院进行了扩建和整修,修建后的书院遗址基本保持了原样,形成了现在的西安师范学校。

甜水井街

西安甜水井街是一条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老街道。在隋唐时期,它是皇城长安含光门大街的一部分。在清代、民国时期,许多有头有脸人物的公馆都集中在这里。

《西安老街巷》中记载了甜水井街名称由来的一种说法。在清代康熙年间,含光门东侧有一口水井,水质甘甜可口,因此,人们把这口甜水井对面的,东西走向的街道和南北走向街道统称为甜水井街。据记载,这口甜水井旁边还有有一座小庙,称为“无量庙”,庙门口有家茶铺,名曰“甜水”茶铺。解放后,西安市通上了自来水,这口井随即失去实际功用,很快被废弃。1959年,为进出城方便,在南北走向的甜水井南端,开辟了新城门,原来的甜水井噎被填平。

西安8条有内涵的大街小巷,名称和来历原来如此

如今的五味十字,特色小吃众多,变成了吃货的天堂。

五味什字

西安五味什字实际上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东边起始于南广济街南口,西边至四府街。

元代《长安志图》将今天的南广济街称作药市街,清代《西安府图》将南广济街南部叫做五味什字。明清两代到民国初年,这条街道曾经开设了许多药铺,生意相当兴隆。著名药店有“藻露堂”,复元成、万年堂、树仁堂等。中国传统中医药自古讲究“四气五味”,“四气”指春夏秋冬的四时之气,“五味”指五种味道,即“甘、辛、酸、苦、咸”,街道因此被冠以“五味”之名。后来,由于生意萧条,许多中药铺相继撤走,连大名鼎鼎的“藻露堂”也迁离原地。

鸡市拐

西安东门外,向东大约500米的丁字路口,被人们称为鸡市拐。据专家介绍,今日的鸡市拐,在明、清时期,位于东郭城内,属于东关正街的东段。

《东关旧事》里介绍,明末清初,西安城周边的养鸡者每逢集市,便自发集中在这里卖自家的鸡,久而久之,这里形成了鸡市。为何‘市’后要加上个‘拐’字,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无从考证。长期这么叫习惯了,市民也觉得顺口,若没有‘拐’字,反倒觉得拗口,不容易接受。

坊间又说,这条小街因为道路狭窄,跟城里其它笔直的街道截然不同,街道整体偏向东南方向,因此,把它叫成了鸡市拐。

推荐阅读:荣耀笔记本